審計被稱作“經濟體檢”,是維護國家經濟秩序、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審計工作戰略定位,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科學謀劃、扎實做好審計工作,以高質量的審計監督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形象地說,審計就是國家財產“看門人”、財政資金“守護者”。各級審計機關要用好“看家本領”,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聚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財政資金提質增效、兜牢民生底線、維護國有資產安全、規范權力運行、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六大方面開展審計,認真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密切關注權力和資金集中的重點部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加大審計力度,及時預警風險,解決突出問題。
“經濟體檢”不僅為了查病,更為了“治已病、防未病”。作為審計工作“下半篇文章”,審計整改是確保審計成果落地的有效手段。要深化審計成果運用,對審計查出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強化跟蹤督導檢查,突出抓好審計整改,找準“病因”,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既要把問題整改徹底,更要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從根本上消除風險隱患。要推動監督關口前移,督促地方和部門開展自查自檢自糾,強化對風險漏洞的源頭管控,加強培訓指導,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自覺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大興調查研究,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審計干部隊伍,為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