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南京審計大學“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內部審計發展論壇在審計署審計干部教育學院國際報告廳(南京)舉行。
南京審計大學黨委書記晏維龍、校長劉旺洪出席成立大會,來自審計署、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高校、中央企業的領導、專家以及學校黨政領導、各學院負責人等40余位代表以及首批42名本科生、30余名內部審計方向研究生總計110余人共同見證“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的成立,并為內部審計學院發展建言獻策。
成立大會由南京審計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會金主持。他從十八大以來我國內部審計事業高速發展與內部審計人才供給不足之間矛盾的角度闡述了學院成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介紹了學院成立的宗旨,并宣讀關于學院成立和池國華院長任命的正式文件。
南京審計大學校長劉旺洪在成立大會上致辭。
設立“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是在高等教育層面助力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學院肩負著新時代內部審計人才培養的光榮職責和使命,要科學謀劃未來發展,要堅持服務內部審計實踐發展的辦學方向,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推動產、學、研結合,創新審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會長鮑國明致辭。
學院的成立有助于將內部審計教育從職業教育向前端的國民教育和學歷教育延伸,為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培養的系統化和科學化水平,完善內部審計學科體系搭建了平臺、奠定了基礎。學院成立只是雙方合作的開始,未來將在教育產品研發、人才庫建設與理論研究等方面深化合作。
審計署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司司長李鳳雛致辭。
李司長代表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副審計長王文斌對學院成立表示祝賀!并對未來發展提出三點希望:
第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著力培養能將所在單位工作目標與國家戰略宏觀目標有機統一的內部審計人員;第二,堅持以立身立業立信為標尺,著力培養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既具有高素質又具有專業能力的內部審計人員;第三,堅持立足中國國情,著眼世界前沿,著力培養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創新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所需要的內部審計人員。
鮑國明和晏維龍共同為南京審計大學“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揭牌。
成立大會結束后,舉行了精彩的新時代內部審計發展論壇,論壇由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沈立強主持。
來自審計署、南京審計大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中國銀行、北京工商大學的專家學者作了精彩演講,暢談了新時代內部審計的創新發展。
李鳳雛司長作“精準把握統籌推進全面貫徹落實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主題報告。他就《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審計署第11號令),從概念、定位和職權的視角分析了應該如何精準把握;以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履職盡責、把握原則規律為內容闡述了如何統籌;從推動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的角度論述了如何全面貫徹落實。
劉旺洪校長作“內部審計的性質和功能分析”主題報告。他從法學的視角分析了權力的特征和審計的本質,并提出“審計的本質是對經濟權力的監督”的觀點。他指出,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唯有相互支撐、協同互補,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鮑國明會長作“內部審計大有可為”主題報告。她認為當前人們對內部審計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內部審計的地位明顯提升,內部審計的職能在拓展、目標在深化,內部審計需要一支專業化的隊伍,內部審計將大有可為。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總審計師肖偉作“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履職擔當”主題報告。他介紹了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做一看二”的審計管理體制,強調黨對審計工作領導的重要性,并提出應當將審計監督關口前移,增強審計“治未病”的能力。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謝志華作“關于內部審計的幾個問題”主題報告。他認為內部審計理論研究應當遵循“審計產生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兩權分離”的邏輯起點,并認為審計屬于一種所有權監督。
下午,《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內部審計專業方向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會在國際報告廳舉行,南京審計大學政府審計學院院長周維培主持論證會。
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院長池國華向大家介紹了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對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專家一致認為,考取證書更多是培養的一種手段和途徑。專家們從用人單位角度提出了對人才培養的關注重點,認為要將適應性作為培養目標,著重強調培養溝通能力和適應能力;內部審計方向的培養目標應該體現內部審計特色,培養符合未來內部審計發展趨勢的應用型和創新型內部審計人才。
對于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專家表示,要重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計算機技術對于審計工作模式的顛覆和改變,要重視哲學、心理學的學習,加強思辨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
“中內協內部審計學院”必將成為未來優秀內部審計人員的搖籃,為我國審計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