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從五個方面做好“兩統籌”
河北省審計廳拓寬審計思路,創新工作舉措,狠抓審計工作統籌落實。
一是統籌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重點工作,組織全省審計機關集中開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工作,突出重點引領,科學分類跟蹤審計內容,納入各專項審計計劃,形成具體工作方案,并采取分季實施、分散審計和集中反映的組織方式,持續關注、重點跟蹤、嚴查細審,提高監督實效。
二是統籌預算執行審計。將預算執行審計與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有機結合,采用“全面審計+延伸核查+重點專項”的組織方式,實現一次審計,多項成果。
三是統籌經濟責任審計。結合被審計單位所在地區、行業的財政收支審計、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及專項審計,采取“三個清單”式審計方法一并實施。
四是統籌重大專項審計。強化上下聯動,統籌整合省市縣三級審計力量,按照“五統一”原則,采取“上審下、交叉審”等組織方式,圍繞涉及全省性、全局性和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行業、重點資金、重點項目,確定二至三項重要內容集中開展審計。加強審計成果和信息共享,發揮系統整體合力,深化成果運用,提升審計價值。
五是統籌大數據審計和現場審計。針對項目需求開發應用數據審計模型,采取“數據分析先行、現場取證跟進”的審計模式,及時向審計組和各市審計局提供分析結果和疑點問題線索,統一標準口徑,壓縮現場審計時間。
江蘇:運用“兩統籌”開展鄉村振興審計
江蘇省審計廳在組織全省審計機關開展鄉村振興政策和資金審計項目中,強化審計項目統籌和審計組織方式統籌,積極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審計項目組織方式。
強化審計項目統籌,整合全省審計資源,打破處室界限,打破地域界限,圍繞“政策”和“資金”兩條主線,組織對“一卡通”惠農補貼資金、村級涉農財政資金,農業綠色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扶貧減貧等方面相關政策落實,以及農村“三資”管理情況進行審計(調查),并將這幾項審計內容融合到一起,形成以鄉村振興審計為主體,其他審計內容嵌入其中的“1+N”審計項目組織方式。
強化審計組織方式統籌。自2018年12月下旬起,全省共組織900多名審計人員組成98個審計組,對省、市相關部門和85個縣(市、區)鄉村振興政策和資金進行審計,省廳和設區市審計局分別負責省、市本級審計,并各抽審1個農業大縣(市、區),其余縣(市、區)審計局由設區市審計局統一組織,負責在本市范圍內交叉審計。
武漢特派辦與湖北省審計廳加強“兩統籌”
近日,審計署武漢特派辦與湖北省審計廳聯合出臺《關于加強“兩統籌”工作協調溝通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強審計工作統籌協調,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提高審計質效,更好發揮審計監督合力。
《意見》指出,兩單位成立統籌領導小組,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原則上每半年會商一次,研究解決審計計劃安排、審計溝通協調、審計資源統籌、審計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問題。《意見》明確,在確定審計計劃上加強溝通協調,避免同一項目領域、地域及相應單位重復接受審計。加強審計資源統籌,武漢特派辦確定湖北省內具體抽審地區及單位時,及時告知省審計廳;在湖北省內實施的審計項目,如需要省內審計人員參與時,省審計廳負責協調安排。湖北省審計機關審計項目如需聯系有關中央在鄂單位獲取資料或溝通了解情況的,武漢特派辦負責與審計署對口業務司聯系協助。
此外,雙方將有計劃地安排審計業務骨干掛職鍛煉或參加對方統一組織的審計項目,促進溝通交流,定期組織大數據審計情況交流,最大限度共享數據資源,提高數據利用效率。
成都特派辦與四川省審計廳聯合印發意見
近日,審計署成都特派辦、四川省審計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四川審計“兩統籌”工作的意見》,切實加強對四川省內審計項目審計組織方式“兩統籌”工作的指導。
《意見》就深入推進四川審計“兩統籌”工作提出三個方面的具體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整體合力。成立了由成都特派辦、四川省審計廳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四川審計“兩統籌”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審計“兩統籌”工作的領導和日常溝通合作。二是建立長效機制,穩步推進實施。建立審計項目融合整合機制,在審計署統一組織的由地方審計機關和特派辦共同參加的審計項目中率先實行審計“兩統籌”,在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中全力推進審計“兩統籌”,在其他審計項目中積極推進審計“兩統籌”。建立工作情況溝通交流機制,實行定期例會與不定期溝通相結合、審計情況溝通與成果共享相結合、先進經驗分享與重點難點提醒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溝通交流工作情況。建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實行數據資源有效共享、培訓資源充分共享、人力資源整合共享。共同打造優秀審計成果。擬聯合打造優秀審計項目、開展政策研究,爭取形成較高層次的成果信息。三是堅持創新發展,確保工作實效。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創新組織方式、創新技術方法,深入推進四川財政數據貫通分析,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四川審計全覆蓋;充分發揮好政策落實跟蹤審計、財政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平臺作用,積極探索融合式、“1+N”等項目組織方式以及推進審計“兩統籌”的具體方法,努力實現“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有效提升四川審計工作質量和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