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審計機關不斷創新
實實在在做好研究
提高審計質效
一起來看看
全省推進。云南省審計廳出臺研究型審計重點項目推進辦法,引領全省研究型審計工作邁出新步伐。文山州審計局全面優化和改進審計工作流程管理,及時安排法規審理部門進駐,對審計取證進行前置審核把關,對數據不準確、證據不充分、資料不齊全等問題及時進行規范。安寧市審計局堅持在項目立項、審前謀劃、項目實施、技術支撐、人才培養五方面樹牢研究型審計思維,對審計結果匯總研究,形成審計成果。曲靖市馬龍區審計局補齊審計建議空泛的短板,站在服務大局的高度,緊盯發現問題的本質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專業的角度提出精準、合理、可行、有效的建議,助力建章立制和源頭治理。
審前研究。山東省青島市審計局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運營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中,研究實施清單,成立5個專題研究小組,分別編制專題審計實施清單,明確關注事項、相關政策、涉及疑點,確保責任到人,助力審計提質增效。重慶市榮昌區審計局結合新修訂審計法,聚焦審計對象、行業特點,梳理被審計單位改革方向、職責履行、業務運行、管理模式及主要風險點等事項。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審計局注重審計調查,分析行業領域特點,在審計項目進點實施前充分開展對被審計對象的研究工作。
審后總結。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審計局從審計成效比較好的垃圾分類和收運實施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項目中歸納推廣“研究型思維”經驗。“學政策”深入探討研究,收集省市垃圾分類和收運相關政策文件,提高審計實施時目標精準性;“請進來”開展座談研究,從前端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到中端轉運處理直至后端垃圾處置環節全流程中的管理性、制度性缺陷和薄弱環節深入研究;“走出去”查看近百個小區垃圾分類亭建設情況、戶內垃圾桶和垃圾袋發放情況等,研究發現收運企業存在亂收費、垃圾桶和垃圾袋實際發放不到位等問題;“拿回來”分析研判,整合全部資料通過與其他3個中心城區相關數據和市場化前后相關數據橫向、縱向對比分析,發現合同發包價高于其他城區及機械車輛折舊費、維修費率偏高等問題。
分類規范。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審計局建立審計對象信息庫,將全區審計監督對象劃分為“黨委機關”“教體系統”等10種類型,收集歷史沿革、發展現狀等信息,加強對比分析研究;建立審計法規政策庫,梳理與審計監督、審計對象相對應的法律法規,為審計人員依法開展審計監督提供翔實完整的法律依據和制度規范;建立審計人才庫,合理分配使用全區審計監督人才資源,擇優篩選具有審計、會計、金融等方面人才50余人入庫,吸收多領域專家編入審計組,擴展審計寬度和深度;建立審計數據庫,研究科技強審實現基礎;建立審計成果庫,體現研究型審計成果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