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北京市審計局采取多項措施,統籌推進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
統籌謀劃總體布局。市審計局率先編制省級審計機關經濟責任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中長期規劃,即《北京市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以市委審計委員會名義印發全市。《規劃》按照“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健全制度、規范管理、提高質量、深化發展”的總體思路,突出方向引領和理念指導,構建了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統籌推進的總體布局。
同步實施突出重點。統籌經濟責任審計與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實行項目融合,減少重復交叉。兩個項目發一個審計通知書,派出一個審計組,現場審計一次進點、同步實施,統籌協作、信息共享,分別出具審計報告和審計意見。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緊密結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來開展,既要實現自身具體目標,也要完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事項,實現審計成效最大化。同時,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在財政資金投入和項目資金使用、城市垃圾治理、自然保護區管護、礦山修復、百萬畝造林、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大數據分析方面也獲得了經濟責任審計的支撐,實現了審計內容全覆蓋。
綜合運用審計成果。堅持成果共享、多維反映,一次審計、兩個報告,單獨出具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意見,分別按要求報送。審計結果按照《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試行)》要求分別進行評價。通過審計結果的共享、相互印證,將領導干部的履職情況與自然資源資產的變化進行關聯,并按經濟責任審計要求獲取證據,準確界定責任。對相關重大問題,責成按終身問責的規定追究責任,并及時跟蹤督促。
創新優化審計方法。經濟責任審計需要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管理使用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領導干部履行職責的情況做出綜合評價。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包括與自然資源有關的財政收支、自然資源資產的管理和使用等經濟活動,也包括自然資源資產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情況,對相關情況的總體把握同樣離不開大數據綜合分析。因此,在大數據審計模式下,兩者可以統一采集電子數據信息,融合開展數據集中分析,確定核查重點。市審計局積極探索大數據方法運用,加強對審計方法的總結創新,目前,已經形成數據案例指南17個,直接利用第三方數據進行分析的案例6個,不同業務數據之間分析的案例6個,實現了數據分析方法的可復制、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