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中注協發布《注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信息化規劃》)。
《信息化規劃》共分七個部分。在回顧“十三五”時期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行業信息化發展面臨的形勢,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2035年遠景目標和未來五年主要目標,明確了四個方面的十八項任務,并就保障規劃的實施提出要求。
《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網絡強國戰略、數字中國戰略,以行業服務國家建設為主題,以行業誠信建設為主線,統籌推進“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行業管理服務信息化、協會辦公信息化”總體布局,協調推進“標準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新融合為根本動力,以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根本目的,統籌信息化發展和安全,加快“三個領域”的信息系統建設,推進行業信息化跨越式發展,行業信息化達到國際水平。
《信息化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必須堅持的五項基本原則,即:堅持對接網絡強國戰略、堅持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堅持創新融合、堅持問題導向。
《信息化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行業信息化建設的四大目標——信息化基礎達到新水平,數據分析應用能力得到新提高,行業管理服務與協會辦公信息化取得新進展,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實現新突破。此外,為做好“十四五”時期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與長遠展望相銜接,還首次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即到2035年,數字技術在行業廣泛應用,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行業數字產業初具規模,成為行業服務的新興業態;標準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實現行業數字化轉型,基本實現網絡強注會目標。
《信息化規劃》圍繞“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行業管理服務信息化、協會辦公信息化”總體布局和“標準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戰略布局,從加快信息化基礎研究與建設、全面提高數據支撐服務能力、深入推進行業管理服務與協會辦公信息化建設和大力加強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建設四個方面,明確了十八項信息化建設任務,即:打造先進系統技術架構、推動構建行業數據標準體系、強化網絡安全建設、豐富行業知識庫建設、布局行業數據中心建設、深化大數據分析應用、推動開展數據治理、優化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完善行業誠信信息監控體系、完成注協機關協同辦公系統建設、促進各級各類信息系統互聯、完善信息化相關制度、升級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作業系統、強化總分所一體化綜合管理系統建設、普及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產品應用、推動實現函證數字化、探索研究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和豐富信息化實現路徑。
《信息化規劃》的編制工作自2019年9月啟動,歷時一年多時間,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征集地方注協、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和行業內外專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意見。2021年1月形成信息化規劃討論稿,分層分類征求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公開征求意見稿。2021年3月,通過公開征求行業意見,遵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有關精神和要求,又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4月2日經中注協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